非常常见的迷思是,淀粉中的糖类很容易被转化成脂肪,堆积在腹部和臀部,清晰可见。如果你读过研究论文,就会知道学者对此毫无争议:一致认为是错的!进食后,淀粉食品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成单糖输送到血液中,为全身各处数以兆计的细胞提供能量。

如果你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超过身体所需,就会被以糖原的形式,存放在肌肉和肝脏,最多0.9 公斤。如果你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已超过生活作息所需、糖原也放不下,多余的部份就会被燃烧,变成体温,或是在日常活动时消耗,例如走路上班、打字、整理花园或坐立不安时。
把糖变成脂肪的过程, 叫做脂肪重新合成(de novolipogenesis),猪和牛利用这个过程,将谷类和青草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富含卡路里的脂肪,这就是淀粉有意思的地方。蜜蜂也会把蜂蜜(单纯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蜂胶(脂肪酸和酒精)。
人类就不同了,我们将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的效率极差,一般情况下人体根本不会进行这个动作。不过在实验室环境中,摄取过量单糖的实验对象,会将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举个例子,让一瘦一胖两位女性,同时吃下比日常饮食多1 倍的热量,以及135 克的精致砂糖,每日仅产生不到4 克的脂肪。等于每天只以脂肪形式多存了36 卡路里。
你得几乎连续4 个月,每天吃这么大量的多余卡路里和砂糖,才能换来0.45 公斤的多余体脂肪。对人类来说,即使吃下大量精致加工过的碳水化合物,也只会变成微量的体脂肪6-15。但如果换成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就不同了。搭上7 天邮轮之旅的乘客,平均一趟会增重3.6 公斤,因为吃了自助餐的肉类、起司、浸满油脂的蔬菜,和高脂肪甜点。
这么多体脂是哪来的?所以,值得再度重申:吃脂肪就是长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