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后真相》剧情讲述前途看好的棒球明日之星张正义(陈昊森饰),和女友王诗云在棒球场看球赛,因讨论是否要陪同他去美国而有口角。王诗云后来惨遭不明人士杀害,而第一发现人张正义也被控诉为凶手吃了牢饭。

七年后,张正义借着狱友协助成功挟持记者刘立民(张孝全饰)逃脱,在媒体业打拼、经营网路频道的的刘为了搏眼球制造流量,抓紧机会逆风调查七年前的案件,没想到却扯出了更多的案外案与黑幕,身边相关的人士越扯越多、真相一再反转,到底最后的真相是什么?
-重要提示-
由于是悬疑剧情片,未观影的朋友请小心不要滑到剧透内容。本篇在“导演与编剧QA场分享”后有防雷线提醒喔。电影除了悬疑布局与追查真相带来的张力,也讽刺一些人性、社会乱象。画面带有一些细节需要仔细观察,出现过的人都有其意义,节奏掌握得相当好并且能让观众真的在意角色的后续....出乎肚脐预料、是国片中少有的悬疑佳作!
导演与编剧QA场分享
在知名影评人膝关节的粉丝页,得知了“导演编剧场”的消息。观影后开放观众提问、也提供了一些制作方的历程分享,以下是我记得的部分。
主角刘立民的取名意涵
刘:刘宝杰
立:戴立纲
民:汪洁民
编剧的巧思,来自于主角刘立民身为一个媒体人或名嘴,该是什么样的形象与人设时。有在看政论节目的观众应该都知道这三位,其中戴立纲曾是气象主播。
结局反转的考量
导演编剧分享的这点,肚脐满有感觉的。制作方在考量结局与反转的过程中,有将其在时间上拉开,选择在更恰当的时间置入最后的真相。肚脐以前看过国内外好几部悬疑片,虽然有不错的剧本,但是在最后的反转置入的时间点太近、观众还没松懈一下就急着再来一发,或是很刻意的要强调还有一个反转、持续营造紧绷感,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观影的疲乏。编导在最后的呈现有兼顾观众吃得消,算是电影成功的要素之一吧?

主角父女
由于主角女儿真真幼年丧母,她隐隐约约成为一个小大人也代替母亲照顾爸爸,所以称刘立民为“立民哥”而非爸爸。真真这个角色行为上相当超龄,在角色立体性和合理性上有在中间做一个取舍。
遇害经过”的删除
一部电影会经过多次剪辑版本才有最后定案,原本有一版是有清楚呈现遇害过程的,但是经过找观众测试看片后拿掉,变成现在的版本。这使得真相有更多释疑。听说画面中还藏有一个细节彩蛋,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可以分享!我猜是电脑桌面的档案命名、或是纸本档案中的某个名称....
以下涉及剧情,慎入
罪后真相-案件梳理&潜藏结局
七年前案件梳理(剧情雷)
起因
王董认为女儿王诗云的男友张正义配不上女儿,设局引导女儿在男友的饮水中加入禁药,引导记者许雅静追查球员张正义用药内幕。诗云在被雅静威胁后察觉是自己被父亲设局,让自己误将禁药当成保健食品参杂进水喂食给男友。为免断送正义球星前程,试图以更劲爆内容的换取封口,谎称知晓校园贩毒之事。
案发
刘立民一家三口,张正义与王诗云看球赛当天。刘妻许雅静与王诗云、诗云友傅霖三人私约在偏僻厕所见面交易。傅霖被诗云所骗将毒品展示给雅静,由于雅静不懂吸食、诗云怕被拆穿而自行吸食掉毒品。傅霖离开后,雅静也向诗云承诺不再追查张正义禁药事件,并回到球场找家人。
诗云因急迫吸食毒品而急症不适、神智不清,路人发现后欲报案协助,诗云怕吸毒之事被验出曝光,与对方发生冲突时被误伤,将死之际误按手机录音给男友留下“好痛....”等遗言,后遭到盐酸毁容。张正义赶到时诗云已死。有目击者指证双方发生过口角,诗云指缝有其DNA。而后被指认为凶手入狱。

七年后案件简要(剧情雷)
张正义挟持刘立民逃出监狱。刘基于冲高频道点阅率而逆社会大众的风向,对此案提出质疑,后与张一同调查。刘藉由诗云弟提供之手机讯息、亡妻留下来的档案纪录,循线追查球场保全、清洁阿嬷、王董、傅霖、公司老板、球场小贩曾景安。真相拼图搜集越来越多。刘善用偷录持续收集证据,并得知财团媒体傅天下与傅霖只手遮天,从事贩毒、掌握媒体力量带风向欺瞒大众、湮灭当年证据。
最后凶手导向七年前球场的打工小贩曾景安,也就是在疗养院照顾清洁阿嬷的孙子。曾承认了罪刑并欲自首,自述“当年失手误杀王诗云,清洁阿嬷只是想替他掩盖罪行而试图毁尸灭迹”。张正义冤狱七年,对女友之死难以接受,愤恨之下杀害曾,成为真正的杀人犯。最后藉由刘立民的指认,抹黑“曾景安是因为求爱不成杀害王诗云”,并引导舆论→张正义是以正当防卫为由失手杀害曾景安。而刘也成为百万订阅频道主、冤狱的先知,大量曝光在社会大众眼前。
潜藏结局真相(剧情雷)
在片尾后还藏有一段,当刘立民在家中准备要接受录影时,他背对着镜头看着电脑出神。原来他是在看电脑中存放的影音档案。第一次去疗养院访视失智的清洁阿嬷时,她误把刘当成张正义、把真真当成王诗云,影片中她对这对情侣一直说着对不起?王诗云临死时留下的语音内容中,有一段奇怪又刺耳的声音,导致张正义反覆地播放想知道线索。那个刺耳摩擦声怎么也在疗养院出现了?刘立民将两支影片都放在软体上同时播放,声音十分吻合。
随着画面的闪现,观众与刘一起得知了:那是阿嬷脚上的助行器因机械摩擦而产生的声音。这代表一件事情....王诗云“还没死透”时阿嬷就在场!并非是孙子所阐述的那样:王诗云死亡后阿嬷才出现。也说不定....泼盐酸时王诗云还活着....刘立民会将影片彻底删除、从此绝口不提,还是某天会把影片挖出来、揭露更多真相呢?电影到此留下一个问号。

细数12个黑暗
涉案的人均不是完全无辜,一一数来:
1.王家老董设局陷害张正义用禁药
2.许雅静为报导威胁王诗云
3.王诗云染毒、涉及交易(不知多寡)
4.傅霖贩毒,后试图掩盖真相
5.祖/孙误杀王、毁损遗体并隐瞒
6.保全吸毒、协助删监视纪录
7.七年前多人口供作假
8.刘立民老板睁只眼闭只眼
9.七年后傅天下于报导带风向
11.刘立民隐瞒诸多真相
12.网友
第12个是最写实,也最可怕的。陈昊森饰演的张正义被各种当天在球场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堆成了犯人貌,冤狱七年。越狱后媒体傅天下起头报导,网红与社会大众口诛笔伐。虽说挚爱被杀的真相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些过程中的每个网友和媒体,又何尝不是间接赃害他精神状态的凶手?
命案真相,真是如此吗?
已知王诗云之死跟阿嬷和曾景安有关,但光从剧中线索是无法完整知道详情的,真相都是来自角色片面的口述、媒体带风向、观众自行脑补。肚脐君觉得导演有将真相拿掉是优异的选择、扣紧了核心。因为结局就是没有真相,一切都是我们的选择性认知。
1.曾景安误杀、阿嬷自主帮毁尸
2.曾景安误杀、曾自取阿嬷的盐酸来毁尸
3.阿嬷误杀、阿嬷毁尸,曾后来得知
4.阿嬷误杀、曾强用盐酸毁尸但阿嬷不肯
5.其他....更多排列组合?

以上各种揣测都无法验证,因为我们就跟刘立民一样,都是间接得知。但事发当下究竟谁要负比较多责任、谁比较凶残?这不是是非题且难以估量。我们只知道“王诗云死前阿嬷在场”。但阿嬷才是全案的真凶,曾景安为了保护她自行顶罪吗?这恐怕只是脑补的一种可能。
最细思极恐的人
谁才像我们脑中的真凶
刘立民在尾声时和女儿真真讨论到张正义和曾景安谁比较像真凶,真真不假思索回答→曾景安,痴情的张正义看起来就不像啊!张正义痴情、帅、阳光球员、前途看好,社会大众事后诸葛地觉得“嗯!他好像真的不像真凶耶!”曾景安看起来阴沉、不事故、不太会讲话,所以大概就是“社会新闻中常见那种底层、不善交际、缺乏正向状态的社会边缘人?”
“噢~~阴郁、长期照顾阿嬷、缺乏社交,难怪求爱不成恼羞杀人”真真象征着社会大众,用仅有的标签贴给当事人来理解不熟悉的人事物。刘立民对真真的询问仿佛是一种测试,媒体对大众的风向测试→大家的想法是否切合他所引导的真相?殊不知,有可能曾景安才是最无辜的那一个。说不定他以前超~~~阳光,只是因为孝顺而疲于照顾阿嬷+七年的良心谴责才变的阴郁?若不是当年在球场上被张正义弄脏了衣服要去厕所清洗,恐怕他根本不会牵扯到这个案件里。
我只是为了自己
刘立民在买小吃时被询问为何要帮助张正义洗刷冤屈,他的回答恐怕是剧中最真实的一句话了:“我只是为了我自己”。他不是好人或坏人,他绝对有私心,但也或许有恻隐之心。
1.求True频道曝光并登上名嘴战场
2.纯好奇真的想知道真相
3.涉及亡妻引发内心求知与不安
4.对张正义有恻隐之心

这些都可能是原因,只是在面临不同阶段时有不同的比重。他最后的欺瞒固然违背了道德良知,但何尝不是对在世可怜人的一种温柔?他对老板发飙、让张家姊弟见面吃粥,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人性?我们只能知道:真正的真相如果拆穿,他的频道订阅数恐怕不会这么高。因为观众要的不是“模糊又灰色的人性探讨”,而是“极端又带有惊人反转的真相”。
导演安排这样无确切真相的结局,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询问观众:“你心中的真相是什么?”“你把你以为的真相转述给了谁?”一切都像骨牌效应一个个连结、被推倒,每个人都不全然无辜、也不全然可恶。硬要讲,或许在骨牌最前端的王家老董才是最大的点火人。关乎人性的真相,从不是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