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网-怀孕,母婴,早教,育儿知识大全

首页 > 生活 > 食谱 >

为何馊掉的食物不能吃,发臭的臭豆腐却可以?一次搞懂发酵、发霉、腐败差别

时间:2023-03-08 来源:push_over
    近日力行国小营养午餐传出「馊水汤」误食事件,有 2 名学童不小心喝下肚。面对食品变质,就连大人都有可能掉以轻心,孩童更需要提高警觉。让 Heho 营养师教你认识食品发酵、发霉、腐败的差异,辨别哪些食物能吃不能吃!

为何,馊掉,的,食物,不,能吃,发,臭的,臭豆腐,
 
    当食物未经妥善存放,便会出现外观、质地、气味上的变化,但像是臭豆腐,明明散发着浓烈的臭味,还有又黏又臭的日本纳豆,以及挟着刺鼻酸臭味的蓝乳酪,这些臭气冲天的食物让某些人闻到食不下咽,却也有一票拥护者。
 
    对小孩子来说,同样是发「臭」,馊掉的食物不能吃,臭豆腐却可以,令人难以厘清食用与否的界线,这是因为发臭有两种可能:「发酵」或「腐败」。前者是臭但却令人食欲大开的魔法,后者是放到坏掉且令人想逃的警告,究竟这两者还有什么差别呢?
 
发酵:有目的性生成的好菌
    以有机物为原料,透过特定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作用,将原料分解或合成,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好比烘焙用的酵母菌,使面包变得松软;葡萄糖经发酵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还有乳酸菌发酵牛奶所制成的优格,这些都是微生物为了活下去,要把有机物转化成能量而做的。
 
腐败:有害人体健康的坏菌
    当发酵的环境没控制好,或是食物本身存放不当,微生物也会经酵素作用,以获取养分与能量,但这过程中混砸了杂菌、腐败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遭到破坏,产生色香味的变化,可说是被微生物「污染」。且杂菌量多,也增加了致病菌生存的可能,恐引起人体不良反应或食物中毒。
 
    简单来说,发酵和腐败都是经由微生物代谢,以供应「菌」所需的能量来源。但是发酵的产物对人体无害,甚至是有益处的;而腐败所产生的物质是有害身体,已经变质丧失营养、具有毒素。
 
发霉:霉菌也有分好坏
    一听到「发霉」大家会很直觉想到食物坏掉了不该吃,但其实日常有不少透过霉菌帮忙发酵的「发霉」食物,例如:在鲣鱼上培养霉菌而做成的柴鱼、毛霉菌发酵的豆腐乳、红麴菌做的红糟、米麴菌制成的味噌、酱油、清酒等等。
 
    这里是帮霉菌讨一个公道,它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蛋,有各式用途。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意控制环境而产生的发霉食物,是不可以食用没错!若看到吐司边边、水果果皮上长出黑、白、青色的毛斑,别以为把它们去掉后剩下的就可以吃,毕竟在非肉眼可见的地方有「霉」有长菌是难以判断的。
 
    换句话来说,发酵、发霉、腐败的差异,就是看这些有「菌」的食物能不能吃。取决于在特定温度、湿度下,有没有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进行加工程序,若没有严格把关,一旦出现保存条件不当,食物就有可能成了坏菌的温床。若发觉食物的外观有异状,出现变色、软化、有黏液,或是闻到酸味、腐臭味、油耗味、霉味,即使不是很确定有没有变质,为保险起见先不要吃较好。

图文新闻

评论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