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男人的鲔鱼肚或女人的水桶腰,现在已不是福态的象征,反成为代谢症候群的候选人。身材中广,代表腹部及内脏脂肪多,进而影响新陈代谢,三酸甘油脂或血糖都可能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也会增加。根据医学会发表研究,腰围与代谢症候群息息相关,但腰围若能缩小1吋,罹患代谢症候群风险就能降低一成七。以女性为例,腰围太粗者,罹病风险为25.82%,但腰围减少1吋,罹病风险就降至21.9%,减幅达一成七。

「代谢症候群」被提出来,是因为研究发现,从血压、血糖、高密度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腹部腰围等5个指标,可以大致预估一个人将来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卫生署国民健康局资料显示,两成20岁以上国人有代谢症候群,年龄愈高,盛行率愈高。代谢症候群5项指标中,若3项不符合标准,未来得到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人3倍;得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正常人2到3倍。
「有代谢症候群,不代表已生病;而是有可能成为生病的人。」姚建安强调,以指标之一空腹血糖值来说,不可大于等于100;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126,代谢症候群数值较低。「人种不一样,腰围标准也不同。」姚建安说,美国所订的代谢症候群腰围标准,男性为102公分,女性为88公分。
对于代谢症候群的5项危险指标,姚建安说,腰围和高血压,可每天在家测量,其他3项,必须上医疗院所测量。姚建安指醒, 若5项中未超过3项不合格,可每2年做一次检验;3项不合格,1年做一次检测;4项不合格,半年检验一次;若5项不合格,最好快到医院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