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指身体细胞外水分过多,造成肿胀。若血管内压力太大或引流系统阻塞、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就会滞积于组织间隙,引发水肿。水肿患者,不宜擅自服用利尿剂,因为一开始可能有用,但产生依赖性,水分排出去后,会造成轻度血液循环量减少,身体代偿会刺激血管升压素过度分泌,拼命想留住水分,若突然停止使用,过度代偿作用失衡,反而使水肿更形恶化。

《景岳全书》记载:「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治水肿,就必须从肺、脾、肾三脏着手:
1.肺病水肿:素有咳嗽或气喘病史,且经常少气不足以息,面色淡白,声音低怯,自汗恶风,易伤风感冒;可用补肺益气汤加减来补肺益气。
2.脾病水肿:面色萎黄,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拉稀,少气懒言,身体困重;可用六君子汤加减来健脾益气。
3.肾病水肿:平素面色较为苍白或偏黑,常感腰酸膝软和畏寒肢冷,便稀尿清;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来温肾扶阳。
怎样知道水分过多?患者在早上起床上完厕所,空腹时量体重,晚上睡觉前再量一次,连续一周,如果晚上都比早上多出1.4至1.5公斤,表示有过多的水分潴留在身体里,建议就医评估。吃得愈咸,体内滞留钠离子及水分就愈多,水肿就愈严重。盐分变动,很容易反应在体重数字上。
在食量不变的情恍下,若今天体重和昨天比较有增加现象,表示昨天吃得太咸,今天盐量就要比昨天用量更少。水肿患者要保持心情愉快,多做运动,每周3到5次有氧运动,多流汗。有些食材有助利尿,如茯苓、薏仁、红豆和糙米或胚芽米一起煮,常吃有利减轻水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