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延烧2年多,影响民众就医、筛检意愿,国健署推动「四癌筛检」服务也受影响,但参与癌筛计画的200家医疗院所,仍尽力提供民众服务,据统计,近2年医疗院所执行四癌筛检470万人次,占全国四癌筛检总量56%,更找出5.4万名癌前病变及1.3万多名癌症个案数,抢救6.8万多名个人与家庭。

国健署自民国99年起,扩大推动四癌筛检服务,并与医疗院所合作执行「全方位癌症防治策进计画/癌症防治品质精进计画」。不过109、110年是推动癌症筛检以来「面临最大挑战的2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包括民众主动筛检的意愿降低、社区活动暂缓及医疗院所服务降载等。
但国健署与医疗院所仍通力合作,在防疫的同时,也努力推动癌症筛检服务。国健署分析109、110年各院筛检阳性个案追踪完成率高、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人数最多等各项指标表现,有58家院所脱颖而出,其中高雄长庚医院、嘉义基督教医院、员林基督教医院更连续2年荣获典范奖。
依国健署委托台湾大学研究显示,每2年1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每2年1次口腔黏膜检查可降低有嚼槟榔及吸烟习惯之男性26%口腔癌死亡率;每3年至少1次子宫颈抹片检查可降低70%子宫颈癌死亡率。
另
依台湾癌症登记资料库显示,四癌早期治疗存活率至少8成以上,晚期治疗存活率不到4成。林莉茹提醒,要远离癌症对于健康的危害,个人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并善用政府提供的筛检服务,定期接受癌症筛检,倘若检查结果为异常,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
1.乳癌:45到69岁妇女、40到44岁二等血亲内曾罹患乳癌之妇女,每2年1次乳房摄影检查。
2.大肠癌:50到74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
3.子宫颈癌:30岁以上妇女,每3年应至少接受1次子宫颈抹片检查。
4.口腔癌:30岁以上有嚼槟榔(含已戒槟榔)或吸烟之民众、18岁以上有嚼槟榔(含已戒槟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检查。
5.肺癌:(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岁男性或45至74岁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经诊断为肺癌之民众。 (2)重度吸烟史:50至74岁吸烟史达30包-年以上,有意愿戒烟或戒烟15年内之重度吸烟者,每2年1次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L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