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108年卫福部的癌症登记报告,每十万人当中有315.9人新发癌症,其中肺、支气管及气管癌症占39.8人(每十万人),位居第二。男女发生率与排名相仿,女性新发生肺、支气管及气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为35.0人(每十万人),排在第二,男性的比例则为45.6人(每十万人),同样位居第二。

又依据110年卫福部的死因统计,每十万人当中有220.1人因为恶性肿瘤死亡,连续40年占据十大死因之首位,其中肺、支气管及气管癌症占了37.2人(每十万人),为恶性肿瘤之首。性别也占了重要的角色,女性因为肺、支气管及气管癌症而死亡的比例为31.3人(每十万人),男性的比例则为54.5人(每十万人),皆居恶性肿瘤之首。
对于看起来如此穷凶恶极的肺癌,台湾也发展出了一套筛检策略。从2022年7月开始,政府已经公费补助肺癌高风险族群每「两年」做一次「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获益对象包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曾经得过癌症的50-74岁男性与45-74岁女性,以及不论性别,50-74岁吸烟史达30包-年或正在吸烟、戒烟15年内的国民,目的是为了提早发现并处理早期肿瘤、癌症。
这时问题就来了,如果真的发现异常,报告上有类似肺部结节、肿块等字眼的话,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来认识肺部结节、肿块的定义吧!一般来说,在做电脑断层的时候,会请病人吸气并屏住呼吸,让肺里面充满空气,使X射线可轻易穿透、借此成像。咦?不是电脑断层吗?跟X射线有什么关系呢?
这牵涉到电脑断层背后的成像原理,可以视为照了相当多张X射线的影像之后,经过演算法计算,产生的重组影像。判读的时候,如果发现影像上出现穿透率较低、比较不透明、密度比较高的区域,就会先根据大小给予不同的命名,直径小于三公分的称之为结节(nodule),大于三公分则称之为肿块(mass)。接着我们会根据结节的型态,大致分成几种类型。
不只如此,单是「根据型态分类的方式」也有许多种,其一是分成实质结节(solid nodule)、非实质结节(non-solid nodule)跟两者兼具的部分实质结节(part-solid nodule)三种,其中非实质结节又称作纯毛玻璃样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 GGO 或 pure ground-glass nodule, GGN)。其二是分成实质性结节、亚实质性结节(subsolid nodule),再把亚实质性结节细分为纯毛玻璃样结节跟部分实质结节。
而此篇文章后续提到与分类相关的处置,主要采用前者的分类标准。尽管分类的方式有许多种,但相同处是这些结节「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事实上,真的是恶性肿瘤的机率只有30-40%,更常见的是良性。原因包含细菌感染造成肺部发炎,而发炎的病程结束之后,肺部组织会进行重建,其中一部称之为纤维化,而纤维化的痕迹也会在影像上有类似结节的表现。
另外,空气污染物在肺脏里面堆积久了造成的伤口,也是常见造成结节的原因。毕竟回顾电脑断层成像的原理,「有结节」只是象征着那里有「穿透率与空气不同」的组织,而恶性肿瘤仅是其中一种可能性,并不需要过度紧张。至于要怎么判断是不是恶性肿瘤呢?首先,医师会根据家族史、环境暴露、是否最近曾感染过等风险因子做初步的鉴别诊断,接着依照初步诊断结果,安排病理切片或是更高阶的影像检查。
例如正子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除此之外,过一段时间最好再回诊进行电脑断层的追踪。时序上的资讯往往能给出更有利的线索,一个结节看起来显著比六个月之前更大、形状更不规则、密度更大了,相较一个追踪了三年还是长得一模一样的肿块,尽管大小显著不同,但前者是恶性肿瘤的机率还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应该在哪个时间点、或说在报告上看到哪些字眼,需要进入医疗系统内进行常规追踪呢?
根据卫福部公告的「低剂量电脑断层肺癌筛检指引」,初次筛检出小于6mm的结节,无论是单个或多个、非实质性、部分实质性甚至实质性的肺结节,都只要每年追踪一次即可。不过每位病人的个体差异性高,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制定不同的追踪时间及策略,所以也不是一块死硬铁板,完全无法通融。
至于大于6mm的结节,就会再根据型态决定分成小于8mm、大于8mm,或分成小于20mm、大于20mm两组,但大致上而言,处置方式就会如前述提到的:使用再次追踪电脑断层、正子摄影、支气管镜、组织切片、手术切除等工具,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来确认结节是否增大超过1.5mm,原则是结节越大、越多的人,由于恶性机率越高,就会需要以越短的时间间隔固定追踪。
随着时代演进,各种诊断、治疗工具都以日新月异的方式飞速进步,预防医学、定期健康检查的观念也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这是医界相当乐见的。与此同时,具有良好的阅听素养,不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而过度恐慌,避免浪费医疗资源,让资源可以用在正确的地方,这方面的观念也相当重要。台湾目前是有提供公费筛检的,照着规则适当就医,相信不仅是个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才是长久发展之计。